安易_希望小站 安易_希望站_希望小站致力于收集和分享有口碑的中医诊所,为广大病患提供分享中医健康服务

安易_希望小站

安易_希望小站愿世间一切平安喜乐,安然无恙

海桐皮|海桐皮的功效与作用

海桐皮为豆科植物刺桐的干皮。全年可收,而以春季较易剥取,将树砍伐剥取干皮,刮去棘刺及灰垢,晒干。干燥干皮,呈半筒状或板片状,长约30~60厘米,厚约1~2毫米,外表灰棕色或灰黑色,有稀疏纵裂纹及较密的黄色皮孔,边缘不整齐,微突起或平钝;皮上有大形钉刺,刺尖有时被磨去,可以剥落;基部圆形或长圆形而纵向延长;内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,平滑,有细纵纹。质硬而韧,易纵裂,不易横断。断面黄白色或淡黄色,富纤维性。气微香,味苦。以皮张大、钉刺多者为佳。      海桐皮      野生或栽植为行道树。分布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、贵州、浙江、湖南、湖北、福建、台湾等地。产广西、云南、福建、湖北等地。      化学成份      树皮含刺桐灵碱、氨基酸和有机酸。种子含油,油中含饱和有机酸36.7%和不饱和有机酸(油酸、亚油酸)63.3%,另含下箴刺桐碱。      药理作用      海桐皮      海桐皮水浸剂(1:3)在试管内对蓝色毛癣菌、许兰氏黄癣菌、铁锈色小芽胞癣菌、腹股沟表皮癣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。亦有谓海桐皮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。      炮制      用清水浸泡,洗净泥屑,切成小块,晒干。      性味归经      苦辛,平。      ①《海药本草》:味苦,温,无毒。      ②《开宝本草》:味苦,平,无毒。      ⑧《本草经疏》:味苦辛。      【归经】      入肝、脾经。      ①《本草经疏》:入足太阴、阳明经。      ②《本草求真》:专入肝。      功能主治      祛风湿,通经络,杀虫。治风湿痹痛,痢疾,牙痛,疥癣。      ①《海药本草》:主腰脚不遂,顽痹腿膝疼痛,霍乱,赤白泻痢,血痢,疥癣。      ②《日华子本草》:治血脉麻痹疼痛,及煎洗目赤。      ③《开宝本草》:主霍乱中恶,赤白久痢,除甘匿、疥癣。牙齿虫痛,并煮服及含之,水浸洗目,除肤赤。      ④《纲目》:能行经络,达病所,又入血分及去风杀虫。      ⑤《岭南采药录》:生肌,止痛,散血,凉皮肤,敷跌打。      ⑥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消肿,散瘀,止痛。疗咳嗽,止产后瘀血作痛。      ⑦《贵州草药》:解热祛瘀,解毒生肌。治乳痈,骨折。      用法与禁忌      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2~4钱;或浸酒。外用:煎水洗或研末调敷。      【注意】      血虚者不宜服。      ①《本草经疏》:腰痛非风湿者不宜用。      ②《本草汇言》:痢疾、赤眼、痹躄诸证非关风湿者不宜用。      ③《得配本草》:血少火炽者禁用。      现代研究      主要成分      树皮含刺桐灵碱(Erythraline)、氨基酸和有机酸.      药理作用:海桐皮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.水浸剂(1:3 )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、许兰黄癣菌、铁锈色小芽胞癣菌、腹股沟表皮癣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.      海桐皮的功效与作用      海桐皮具有祛风除湿、通络止痛,杀虫止痒的功效。主治风湿痹痛,四肢拘挛,腰膝痿弱,目赤翳膜,虫牙疼痛,腹泻痢疾,跌打骨折,湿疹疥癣。      (一)海桐皮的作用      祛风湿、通经络湿邪为患,阻遏气机,损伤阳气,沉重,重着粘滞不去。湿邪留滞关节,阳气不能布达,则关节疼痛、四肢拘挛、腰膝疼痛等。海桐皮性味苦、辛.平。入肝、脾二经。苦可燥湿祛湿,辛可走窜行气,性平无寒热偏颇,寒痹、热痹均可应用。尤对风湿痹证、四肢拘挛、腰膝疼痛效佳。      祛湿止痢,可用于痢疾的各种证型。痢疾:古代称之为“肠澼”,“游”指垢腻粘滑似涕似脓的液体。痢疾有以下各种类型:下痢如豆汁,恶寒,腹冷为寒痢;赤白稠粘,发热烦渴,肛门灼热为热痢;下如胶冻,腹部冷痛为血痢;纯下鲜血,尿赤色红为赤痢;苔浊呕恶,噤目不食为噤口痢;时发时止,缠绵难愈为休息痢。无论痢有多种,皆由疫毒、湿热或寒湿之邪侵入肠中,气血凝滞,肠道传导失司所致。海桐皮气味辛、苦,性平和,无寒热。燥湿去浊,行气行血,可用于以上各种痢疾,尤对湿盛之赤白痢疾效佳。《海药本草》曰:“主霍乱、赤白泻痢,血痢”。《开宝本草》曰:“主霍乱中恶,赤自久痢”。      杀虫止瘴痛,可用于疥疮,癣疮,湿疮及牙齿虫痛。      鉴别应用:本品和木槿皮,二药皆可用于疥疮,湿疮及癣疮等。海桐皮偏重于祛湿止痒,木槿皮善长于杀虫止痒,二者同中有异。      【现代药理研究】      海桐皮具有镇痛、镇静作用。      海桐皮水浸剂(1:3)对多种致病癣菌及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。      海桐皮煎剂能显著拮抗Ach所致收缩肠管作用。      (二)海桐皮的性味归经      【性味】 苦辛,平。      ①《海药本草》:"味苦,温,无毒。"      ②《开宝本草》:"味苦,平,无毒。"      ⑧《本草经疏》:"味苦辛。"      【归经】 入肝、脾经。      ①《本草经疏》:"入足太阴、阳明经。"      ②《本草求真》:"专入肝。"      【功能主治】 祛风湿,通经络,杀虫。治风湿痹痛,痢疾,牙痛,疥癣。      ①《海药本草》:"主腰脚不遂,顽痹腿膝疼痛,霍乱,赤白泻痢,血痢,疥癣。"      ②《日华子本草》:"治血脉麻痹疼痛,及煎洗目赤。"      ③《开宝本草》:"主霍乱中恶,赤白久痢,除甘匿、疥癣。牙齿虫痛,并煮服及含之,水浸洗目,除肤赤。"      ④《纲目》:"能行经络,达病所,又入血分及去风杀虫。"      ⑤《岭南采药录》:"生肌,止痛,散血,凉皮肤,敷跌打。"      ⑥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"消肿,散瘀,止痛。疗咳嗽,止产后瘀血作痛。"      ⑦《贵州草药》:"解热祛瘀,解毒生肌。治乳痈,骨折。"      海桐皮配伍应用      配稀莶草,祛风湿,利关节,通经,活血脉,止疼痛。为治风湿痹证的常用对药。      配秦艽,贯通上下,通行十二经脉以祛风除湿,通络止痛,用于风湿痹证效佳。      配片姜黄,止痛效佳,用于风湿痹痛,腰膝酸痛最宜。      配木槿皮,化湿杀虫止痒效佳,可用于皮肤疥癣瘙痒等证。      配羌活、独活,贯穿全身,通治风湿痹证之一身尽痛,周身骨节酸楚不利及腰膝酸痛等。      方剂制剂      神仙退风丹(《百一选方》) :知母、贝母、乌梅肉、海桐皮、金毛狗脊。上等分,为细末,炼蜜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日空腹、日中、临睡各服三十丸;又每夜第一次睡觉醒时,急于头边取三十丸便服,并用羊蹄根自然汁下。大忌酒及房事、一切发风之物,只吃淡粥一百日,皮肉自渐皆复。主治:大风疾。      海桐皮散(《脚气治法总要》) :本品、羚羊角屑、薏苡仁、防风、羌活、筒桂、赤茯苓、熟地黄、槟榔。上为散。每服三钱,水一盏,生姜五片,同煎至七分,去滓,温服。主治:风湿两腿肿满疼痛,百节拘挛痛。      海桐皮散(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》) :本品、当归、牡丹皮、熟干地黄、牛膝、山萸肉、补骨脂。上为细末。每服一钱,水八分,入葱白二寸,煎至五分,去滓,温服。主治:脚挛不能伸举。      治风虫牙痛方(《圣惠方》) :煎水漱之。      治风癣有虫方(《如宜方》):本品、蛇床子等分,为末。以腊猪脂调搽之。      治时行赤毒眼疾方(《本草汇言》) :本品一两,切碎,盐水洗,微炒,用滚汤泡,待温洗眼。      海桐皮散(《圣惠方》) :本品一两、防风二两、黑豆一两。附子一两,上为细末。罗为散。每服,以温酒下二钱,日三、四服。主治:伤折,辟外风,止疼痛。      海桐皮的附方      治风湿两腿肿满疼重,百节拘挛痛:海桐皮一两,羚羊角屑、薏苡仁各二两,防风、羌活、筒桂(肉桂)(去皮)、赤茯苓(去皮)、熟地黄各一两,槟榔一两。上为散。每服三钱,水一盏,生姜五片,同煎至七分,去滓,温服。(《脚气治法总要》海桐皮散)      治腰膝痛不可忍:海桐皮二两,牛膝、芎藭(川芎)、羌活、地骨皮、五加皮各一两,甘草半两,薏苡仁二两,生地黄十两。八物净洗,焙干,细锉,生地黄以芦刀子切,用绵一两,都包裹,入无灰酒二斗浸,冬二七日,夏一七日,候熟。空心饮一盏,每日早、午、晚各一次,长令醺醺。合时不用添减。禁毒食。(《续传信方》)      治脚挛不能伸举:海桐皮、当归(去芦,洗净,焙干)、牡丹皮(去心)、熟地黄、牛膝(去芦,酒浸,焙干)各一两,山茱萸、补骨脂各半两。上为细末。每服一钱,水八分,入葱白二寸,煎至五分,去滓,温服。(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》海桐皮散)      治大风疾:知母、川贝母、乌梅肉、海桐皮、金毛狗脊(去毛)。上等分,为细末,炼蜜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日空腹、日中、临睡各服三十丸;又每夜第一次睡觉 (醒)时,急于头边取三十丸便服,并用羊蹄根自然汁下。大忌酒及房事、一切发风之物,只吃淡粥一百日,皮肉自渐皆复。(《百一选方》神仙退风丹)      治中恶霍乱:海桐皮煮汁服之。(《圣济总录》)      治风虫牙痛:海桐皮煎水漱之。(《圣惠方》)      治风癣有虫:海桐皮、蛇床子等分,为末,以腊猪脂调搽之。(《如宜方》)      治伤折,辟外风,止疼痛:海桐皮一两(锉),防风二两(去芦头),黑豆一两(炒熟),附子一两(炮裂,去皮、脐)。上药捣细,罗为散。每服,以温酒下二钱,日三、四服。(《圣惠方》海桐皮散)      治时行赤毒眼疾:海桐皮一两,切碎,盐水洗,微妙,用滚汤泡,待温洗眼。(《本草汇言》)      治乳痈初起 刺通15g,红糖30g,煎水服。(《贵州草药》)      治湿脚气,及肾脏风下注,满脚生疮痒痛脓水出 海桐皮、草乌头(锉碎,盐炒)、地龙(炒,去土)、蒺藜子(炒,去角)各一两。上四味,捣罗为散。每服二钱匕,冷酒调下,空心夜卧服。(《圣济总录》海桐皮散)      治小儿蛔虫病 海桐皮1.5—3.0g。研粉开水冲服。      治肝硬化腹水 鲜海桐皮30g。炖猪骨服。(12—13方出自《广西本草选编》)      海桐皮副作用      【用法用量】      内服:煎汤,2—4钱;或浸酒。外用:煎水洗或研末调敷。      【注意】      血虚者不宜服。      《本草经疏》:"腰痛非风湿者不宜用。"      《本草汇言》:"痢疾、赤眼、痹躄诸证非关风湿者不宜用。"      《得配本草》:"血少火炽者禁用。"      

网页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!

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