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赤胫散的图片别名及其功效与作用!
-
梨子手游GM盒子(高返利版)
梨子手游盒子是专属领GM福利平台APP,通过盒子可领取满VIP元宝...
赤胫散,中药名,为蓼科植物缺腰叶蓼或华缺腰叶蓼的全草,分布于西南及陕西、甘肃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广西、西藏等地。具有清热解毒,活血消肿的功效,主治痢疾,白带,血热头痛,崩漏经闭,乳痈疮疖,跌打损伤。
赤胫散图片
【药材名称】
中文名:赤胫散
拼音:Chì Jìnɡ Sàn
赤胫散的别名:土竭力,花蝴蝶、花脸荞、荞子连、九龙盘、花扁担、土三七、散血连,小晕药、花脸晕药、红皂药,苦茶头草,红泽兰,荞黄连、广川草、甜荞莲、脚肿草、田枯七,蛇头草,南蛇头、蝴蝶草,草见血、血当归、黄泽兰,花脸荞麦、亚腰山蓼。
【药材基源】
赤胫散为蓼科植物赤胫散和缺腰叶蓼的全草。
【性味归经】
赤胫散味苦;微酸;涩;性平。
1.《湖南药物志》:"苦(一说辛),寒,无毒。"
2.《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》:"味酸涩,性平。"
赤胫散图片
【用法用量】
内服:煎汤,9~159,鲜品15-30g;或泡酒。外用:适量.鲜品捣敷;或研未调敷;或醋磨搽;或煎水熏洗。
【赤胫散的功效与作用】
中医认为赤胫散具有清热解毒,活血消肿的功效,主治痢疾,白带,血热头痛,崩漏,经闭,乳痈疮疖,跌打损伤。
1.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:"清三焦热。治头昏晕。"
2.《湖南药物志》:"镇痛。"
3.《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》:"消肿解毒。治毒蛇咬伤,痈疖,无名肿毒,乳腺炎。"
4.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:"清热,活血。治内伤,血热头昏头痛,红崩,经闭,虚火咳嗽,赤白痢,痈毒恶疮。"
【赤胫散的图片】
【赤胫散的原植物形态】
1.赤胫散
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,高30-50cm。根茎细弱黄色,须根黑棕色。茎纤细,直立或斜上,稍分枝,紫色,有节或被细白毛,或近无毛。
叶互生;叶柄短,具翅,基部有叶耳,上部叶近无柄;托叶鞘筒状,膜质,长达1cm,有缘毛或无毛;叶片卵形,大头羽裂,长5-8cm,宽3-8cm;
顶生裂片较大,三角状卵形,先瑞长渐尖,侧生裂片l-3对,基部近截形,两面无毛或有毛,上面中部有紫黑斑纹,具细微的缘毛。
头状花序簇生于枝顶,通常成对,总花梗有腺毛;花被5裂,粉红色,沿背部为绿色;
雄蕊8,花丝较花被短;柱头圆球形,3裂。瘦果卵圆形,具3棱,黑褐色有细点。花期7-8月。
2.缺腰叶蓼
本变种与赤胫散的区别是头状花序较小,直径5-7mm,数个再集成圆锥状。叶基部通常具1对裂片,两面无毛或疏生柔毛。
赤胫散图片
【生境分布】
赤胫散生于路边、沟渠、草丛等阴湿地或栽培,分布于西南及陕西、甘肃、台湾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广西、西藏等地。
缺腰叶蓼生于海拔3000m以下的山坡林下、山谷草地,分布于西南及陕西、甘肃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广西、西藏等地。
【采收储藏】
赤胫散在夏、秋采收,扎把晒干或鲜用。
【性状鉴别】
赤胫散根茎纤细,红褐色,节部肿大,有众多须根。茎圆柱形,细弱,稍扁,上部略有分枝,淡绿色或略带红褐色,有毛或近无毛;断面中空。
叶卵形、长卵形或三角状卵形,长5-8cm,宽3-5cm,先端渐尖,基部近截形或微心形,并下延至叶柄,且于两侧常形成向内凹的l-3对圆形裂片;
上面有三角形暗紫色斑纹;托叶鞘筒状,膜质,褐色。花序顶生,由数个头状花序组成;花被白色或粉红色。气微,味微涩。
赤胫散图片
【生物学特性】
赤胫散喜阴湿,能耐寒。以疏松、肥沃、排水良好的土壤较好。
【赤胫散的附方应用】
1.治痢疾:缺腰叶蓼一两,水煎服。
2.治腹痛:缺腰叶蓼五钱,木香一钱,水煎服。
3.治赤白带:缺腰叶蓼六钱,杉木浆、檀木浆各三钱,水煎服;白带加白糖;赤带加红糖、月季花、阿胶。
4.治脓疮:块腰叶蓼捣烂敷。
5.治跌打损伤:缺腰叶蓼水煎兑酒服。(①方以下出《湖南药物志》)
6.治乳腺炎:赤胫散全草或薯、野荞麦捣烂,加酒糟外敷。(《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》)
网页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!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 |